首页 > 万年历 > 09月25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09月25日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收起
阅读全文
  1866年9月25日,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生于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

  1886年摩尔根毕业于肯塔基州立学院,1890年获得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891年到1904年担任布林马尔大学教授。1904年到1928年期间,他进行了他的最重要的工作,当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实验动物学教授。在这里,他卷入了由于1900年格里戈尔·孟德尔遗传学定律的重新发现而引起的论战。

  许多科学家注意到孟德尔的分离率与在减数分裂中观察到的染色体的行为方式非常吻合。然而,摩尔根以充分的理由继续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孟德尔定律,特别是独立分配规律。在当时,已知道遗传性状比染色体的数目多,所以每一个染色体必然控制许多性状。当时还知道染色体是作为一个整体遗传的,因此各种性状必定与单条染色体联系在一起并被认为是一起遗传的。

  1908年摩尔根开始用具有四对染色体的黑腹孢果蝇进行了繁殖试验。摩尔根用突变型得到的最初结果证明了孟德尔的分离规律、但由于他发现突变白眼果蝇总是雄性的,因而很快找到了连锁的证据。因此,他对孟德尔定律作了唯一必要的修改——独立分配规律只能应用于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的基因。

  摩尔根发现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配对,并且在所谓“交换”过程中交换遗传物质时连锁就会消失。当基因同染色体紧密相连时,基因连锁就不大可能消失,因此,通过记录连锁消失的频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就能描绘出来。摩尔根和他的同事于1911年作出第一张染色体图。

  由于他对遗传学的贡献,摩尔根获得了1933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作为一个多产的作者,他最有影响的著作《孟德尔式遗传的机制》和《基因论》,是在哥伦比亚与他的同事共同撰写的。

  摩尔根1927—1931年兼任国际科学院院长;1929—1930年兼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45年于加利福尼亚州逝世。
收起
阅读全文
收起
阅读全文
  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期(1881-1894年),沙皇政府的反动政策和恐怖行为变本加厉。革命工粹派逐渐蜕化为改良主义民粹派。但是,俄国的工人运动还在向前发展。有些人努力探求新的理论来指导运动,其中最杰出的是普列汉诺夫,他开始研究马克马主义,并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于1883年9月25日在日内瓦建立劳动解放社。这是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组织。劳动解放社为自己提出如下任务:把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译成俄文,借此在俄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从理论上分析俄国生活。先后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恩格斯的《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俄国的社会问题》等马克思主义著作。普列汉诺夫自己也写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1883年的《我们的意见分歧》和1895年出版的《论一元史观的发展问题》。《论一元史观的发展问题》一书,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改良主义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这部著作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认为这本书能在俄国出版是“一次巨大的胜利”,列宁称赞这本书“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但是,普列汉诺夫及其领导的俄国劳动解放社没有把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只是在理论上为社会民主主义奠定了基础,只走了迎接工人运动的第一步。”(列宁语)这个任务是由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完成的。
收起
阅读全文
    狼牙山五壮士是五名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为抵抗日本侵略军跳崖的战士: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和宋学义。

    1941年日本军队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2000名当地群众,军区命令一分区一团七连担任掩护军区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军注意,使日军以为七连是八路军主力,在战斗中丧失了500多名日伪军。七连最后留下一个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军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军进行激战。在最后弹尽只剩下五个人的情况下,五人集体跳崖自尽。棋盘坨庙的道长李海忠在暗处亲见日军在他们跳崖的位置三鞠躬表示敬意。五人中有三人死亡,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崖旁树枝勾住均受重伤,被余药夫所救。宋学义于1978年在山西沁阳去世,葛振林于2005年在湖南衡阳去世。

    当时五壮士的事迹激励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棋盘陀峰顶建立了纪念塔,原晋察冀军区司令聂荣臻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儿女光荣传统”。并将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编入小学教科书。狼牙山五壮士最后一位离开人间之后,中国国内部分省市(上海和湖南)将小学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撤下。

收起
阅读全文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7月,开始了解放西北各省的战斗,很快就解放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的广大地区。面对解放军摧枯拉朽的现实,国民党新疆省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于9月25日发出通电,宣布率全省军政人员起义,新疆获和平解放。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归向人民。

  9月28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回了电报,指出:“我们认为你们的立场是正确的”,“此种态度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极为欣慰。希望你们团结军政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在正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新新疆而奋斗!”

  从此,新疆就和平解放了!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向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迈开了新的步伐。

  10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20日进驻新疆省会迪化,11月7日,王震、徐立清等同志到达了迪化,受到热烈欢迎。

  新疆的和平解放,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取得的,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意义。
收起
阅读全文
    大庆油田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年产量4000万-5000万吨,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主要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负责大庆油田的油气勘探、开采、储运。

    195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蕴藏油气的证据,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附近,“松基三井”钻出了工业油源。

    时值国庆10周年,为了记念这个日子,将大同镇改为大庆。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解放前,中国只有甘肃老君庙、新疆独山子、陕西延长3个小油田和四川圣灯山、石油沟2个气田,年产原油仅10余万吨,石油基本上靠从外国进口。大庆油田的开发,使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到 1963年12月,周恩来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60年代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他创立的地质力学为在大庆等地发现石油作出了重要贡献。1960年初,中共中央批准石油部申请,调集数万职工和解放军转业官兵会师大庆,展开了石油大会战。
收起
阅读全文
  1979年9月25日,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周立波,因病经长期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一岁。周立波,原名周绍仪,又名凤翔、1908年8月9日生,湖南益阳人。现代作家,1927年毕业于湖南长沙省立第一中学。1929年入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系。1930年加入左翼戏剧家联盟。1932年因参加罢工被捕。1934年出狱后在上海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华北前线记者。写有《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作品。1938年编辑《抗战日报》。1939年编辑《救亡日报》,同年底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主编过《解放日报》副刊。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英文翻译。后去东北参加土地改革,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这部长篇小说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将金三等奖,1949年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作协理事、湖南省文联主席、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等职。著作还有《山乡巨变》、《铁水奔流》、《万里征尘》等,辑有《周立波选集》。
收起
阅读全文
    神舟七号飞船(以下简称神七)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在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其中,翟志刚完全出舱。刘伯明的头部手部部分出舱)。飞船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
    9月25日21:10:04:988,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21:19:47,船箭分离。21:33,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9月28日16:54,飞船进入正常返回轨道。17:36,成功着陆。18:02,航天员在舱内适应地球重力环境。18:22,航天员自主出舱。
    神七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飞船重达12吨。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三个舱段可满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