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除夕守岁是我国传统习俗之一,“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除夕到来的时候大家都很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迎祖宗回家过年。那么2023除夕守岁起源于哪个朝代?除夕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守岁起源于哪个朝代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汉朝就有相关活动。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守岁又称为照虚耗、熬年,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点起蜡烛或油灯,还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赶跑驱走。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除夕守岁,除了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
除夕的发展历史
1.先秦时期
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早就在探索确定时间的规则。尧舜时期“观象授时”,将一年称为“载”;夏朝通过观测北斗星方向和若干恒星的运行规律,来确定时间周期,岁星行一次为一年,因此过除夕也称“分岁”;商代盛行祭祀,将“岁”改称“祀”;直至周代,正式出现了“年”的名称。
“年”的时间概念,最初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来逐步认识的。岁一熟,“一年”就是一个农业周期,也用来表示“年成”。在先民的认知中,时间观念与天象物候变化、作物生长丰收的节奏和周期密不可分,这种时间意识就是包括“年”的概念在内的一套岁时历法。
腊月的定名始于汉代,年终要举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祭祀之月。在年终的祭祀活动中,农人得以放松,以狂欢的仪式表达喜悦和祝福,这已有了年节的热闹气氛。
直至汉武帝时,为避免前朝的屡次改历,定下《太初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朝虽有修订,但大体不变,沿袭至清末。
除夕,亦称“除日”、“岁除”,最初指中国农历腊月中的最后一晚,后也指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和元旦是年节的标志性日期,格外受到重视。
除夕在上古时期具有原始宗教信仰的色彩,经后世演变,发展出了一系列以惜时、团圆、辟邪、祈福等为主题的世俗化民俗活动。
2.汉魏至唐
相较于岁首元旦,汉魏时代关于除夕节的记载并不多,大致有驱傩、立门神、守岁、宴饮等习俗。汉代除夕民俗强调驱除邪祟,保佑平安,驱傩、立桃人辟邪等在两汉都较为风行。桃木可以辟邪的寓意和安置门神的民俗,自此流传下去,后世形式逐渐简化,以文字或画像代替桃人,门神的人选也随着历史风潮,从神荼郁垒等神话传说演变到秦琼、尉迟恭等历史人物。
年终时,家家户户准备各种鱼肉菜肴,聚会饮酒。有所不同的是,荆楚一带会将旧岁的菜肴留到新年正月十二日,扔在交通要道上,视为辞旧迎新之法,宋代除夕仍旧保留了这一习俗,如北宋王洋《和徐思远岁除》云:“饭抛宿岁因轻弃”。此时宴饮、迎新的习俗和后世的除夜团圆饭己经很相近了,除夕已是当时一年中重要且盛大的节日。
唐代除夕节延续了前朝驱傩辟邪、团圆守岁、宴饮聚乐等习俗。如果说先秦汉晋的除夕民俗还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唐代除夕则演变成了一个更加热闹繁华、有人间烟火气的节日。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2023除夕守岁起源于哪个朝代,除夕的发展历史”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