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年历 > 万年历资讯 > 文章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夏至节气推荐吃的水果

2024-06-18 来源: 天气君   【字体:  

  导语: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也是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高的一天。

  夏至的含义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夏至节气推荐吃的水果

  夏至又叫做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从字面意思来看,“夏至”指的是炎热夏天的来临,伴随着暴雨、梅雨、高温、潮湿的天气。

  夏至来临的时候,太阳直射点会到达北回归线,北半球地区的这一天会是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但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就会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就会逐渐变短。

  夏至时节最明显的天气变化就是,在一段时间内的气温都会持续升高。在我国部分南方地区,夏至就能感受到比较难耐的炎热。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角开始逐日降低,白昼时间也逐渐缩短。

  夏至过后,虽然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其后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也是中国古代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此外,夏至还有吃面、食粽、吃麦粽、吃馄饨、消夏避伏、忌剃头等习俗活动。这些习俗活动不仅体现了人们对夏至这一特殊节气的重视,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夏至推荐吃的水果

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夏至节气推荐吃的水果

  一、桃子

  桃子素有“寿桃”和“仙桃”的美称,还有着“天下第一果”的美誉。7月桃子大量上市,是吃桃子的黄金季节,爱吃桃子的朋友们又可大饱口福了。它的种类有很多种,有蟠桃、水蜜桃、油桃等,吃起来都非常的清脆甘甜,而且果肉非常的细嫩多汁。

  桃子中含有丰富的果胶与适中的纤维,既能滋养身体,改善皮肤弹性,使皮肤红润,还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

  二、西瓜

  它清甜多汁、口感爽脆,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苹果酸、果糖、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小暑期间天气热,吃西瓜既能解暑又能解渴,同时还能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营养元素,有很好的防止和治疗中暑的作用。

  注意:西瓜本来是凉性,冰镇后建议不要多吃,尤其的身体寒凉和肠胃不适的人群。

  三、葡萄

  葡萄成熟期一般在7-10月,葡萄不仅味美,还富含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葡萄中的多量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够满足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的含量,能健脾胃,增进人体的健康。

  四、山竹

  山竹也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一,享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肉瓣嫩软酸甜,富含蛋白质、叶酸、糖分和维生素,同时它的果肉具有降燥、清凉解热的功效,夏天容易上火,吃上几个山竹就能降火润肤。买山竹的时候,建议选择果实是深紫色的,叶子是绿色的,果壳捏起来软而有弹性的,这样的山竹新鲜质量比较好,果肉含量高,而且味道甘甜。

  五、猕猴桃

  猕猴桃也叫奇异果,小暑时节吃猕猴桃也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暑、开胃消食作用。除此之外,猕猴桃中富含优质食用纤维和多种维生素、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让我们的皮肤水嫩白皙,而且猕猴桃还有润肠通便、提高代谢的作用,特别适合我们的女性朋友食用。

  结语:以上是天气君小编整理的“夏至是昼变短还是夜变长 夏至节气推荐吃的水果”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处暑是三伏天最后一天吗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处暑是三伏天最后一天吗 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
    导语:处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个天气炎热、阳气逐渐减弱的时期,也意味着今年超长三伏天已经结束。处暑之后,秋意渐浓,人们常用“一场秋雨一场寒”来形容处暑时的天气。
    7568阅读
  • 夏至吃苦瓜的由来故事 夏至吃什么蔬菜
    夏至吃苦瓜的由来故事 夏至吃什么蔬菜
    导语:炎炎夏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们纷纷寻找消暑良方。夏至,作为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刻,更是标志着盛夏的开始。夏至吃苦瓜的习俗源远流长,背后更是蕴藏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17666阅读
  • 夏至节气的饮食特点有哪些 夏至不同的地域美食有哪些
    夏至节气的饮食特点有哪些 夏至不同的地域美食有哪些
    导语:夏至,作为夏季的转折点,不仅标志着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时刻,也带来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在这个时节,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趋向清淡、消暑,旨在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14871阅读
  • 每年三伏天都是四十天吗 三伏天有什么特点
    每年三伏天都是四十天吗 三伏天有什么特点
    导语:大家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具有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特点。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人在划分季节的时候还多了一个“长夏”,属于夏天的最后一个月,是夏秋过渡之时,同时也是一年之中最为闷热的三伏天所处的时间段。
    14108阅读
  • 2024末伏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三伏天的谚语有哪些
    2024末伏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三伏天的谚语有哪些
    导语:随着天气不断的升温,伏天也离大家越来越近了,伏天即三伏天,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到8月之间。三伏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应该避免在炎热的太阳下劳作,以避暑气。
    18419阅读

热门资讯

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特点
导语: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意味着“三伏天”即将到来,大风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暑热,很容易影响人们的饮食胃口,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消暑和增加食欲的食物。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食俗,小暑同样也不例外。
小暑热还是大暑热 小暑和大暑的区别
导语:小暑和大暑一前一后,虽然距离很近,但气候上却有一定差异。除了气候,大小暑在含义和寓意上也有着不同的解释。那么,具体大暑和小暑的区别是什么呢?到底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暑大暑处暑是什么意思 炎热天气如何避暑
导语:二十四节气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节奏。其中,小暑、大暑、处暑作为夏季的三个重要节气,承载着独特的意义。小编将带你走进这三个节气的世界,一同感受夏日的韵味。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节气的谚语分享
导语:“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一个传统的谚语,用以形象地描述小暑和大暑这两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点。
三伏天为什么叫三伏天 三伏天的由来和特点
导语:每一个节气对于我们来讲都是要及时的去进行了解的,因为只有深入的分析,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决定在之后的生活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下去。那么三伏天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具体是什么样的一种含义呢?为什么他会有这种称呼呢?

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