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地球上的四季是会发生变化,这会影响很多事物的变化,如温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作物的生长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等。最近小编有些朋友想来学习一下,入春入夏入秋入冬时间是什么时候?入春入夏入秋入冬的标准是什么?大家看完就懂了。
入春入夏入秋入冬时间
入夏
入春时间是3月,入夏时间是5月,入秋时间是8-10月,入冬时间是11月。
从气象上来讲,我国各地入春、入夏、入秋、入冬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由南到北,入春、入夏时间会越来越晚,而入秋、入冬时间会越来越早。
就拿入春时间来说,最早入春时间是在我国华南地区,最晚入春时间是东北和一些高海拔地区。
我国入春标准
在气象意义上,入春标准是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一般来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10℃以上后,大多数农作物将生长旺盛,大地呈现出一派花红柳绿的春天景象。为便于应用,就以5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作为进入春天的指标。
从气候学上来说,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按气候标准,我国东北、西北地区清明节气入春,华北地区春分节气入春,长江中下游地区惊蛰前后入春,西南地区雨水节气入春,只有在华南地区,立春节气可以作为春天的开始。
关于入夏时间的界定:
入夏标准
天文上以立夏为标准。 气候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度以上(含22度)(注意是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更不是任意5天的),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天的开始。
7月底以前即使气温再有在22度以下的日子,哪怕连续5天以上,也照样算夏天,7月以后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跌破22度,第一天就入秋,该年夏季结束。
顺便说一下,入春,入冬标准是10度,算法与入夏,入秋类似。入春必须一月以后,以前不算。
入秋
关于入秋标准
据天象变化划分:
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斗指西南,太阳达黄经135°)作为秋季的起始,至“立冬”前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进入秋季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根据气温变化划分:
近代学者张宝堃提出的新分季标准,以候平均温度(连续5天气温的平均)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开始,稳定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温度在10~22℃期间为春季与秋季。
现在划分四季常根据气温变化来划分,采用的是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按候平均气温法,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介于10℃-22℃之间算是进入秋季。
我国气象入冬的标准
气象学上规定,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就算进入冬天,第1天即为入冬之日。
所以也就是说当连续5天气温都在10℃以下时,那么第一天就是入冬。也就是说,例如11月1日到11月5日这5天气温都在10℃以下,那么11月1日起就是入冬了。
入冬
四季养生注意点:
1、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多变,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穿着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病的发生。
2、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 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3、秋季,是养生的最佳时节,宜吃蔬菜。蔬菜不仅养生,还辅助治疗一些疾病。入秋季后,天气干燥。容易出现阴虚肺燥的情况,胃肠蠕动缓慢的人很易发生便秘。因此,大家平时应多吃滋阴润燥、补脾健胃的食品。
4、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各项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相关推荐
未来三天山西省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好天气在线
河北省今日以晴天为主 开启春天模式
未来一周海南省以多云天气为主 温度适宜
2023什么时候入春 入春六大节气
2023上海入春时间 上海春季游玩好去处